(亞羅士打13日訊)華總副會長陳昱銘指出,大馬是個多元種族及多元文化的國家,而其文化藝術具有多元特色,因此華裔在發揚華樂的同時,不妨向友族推介華樂這悠久歷史的樂器,好讓更多人學習和欣賞。
他說,音樂是無國界和膚色限制,因此他有信心以華樂優美旋律,必能吸引許多非華裔知音。
“不少華樂團體以華樂樂器演奏馬來歌曲,如‘Rasa Sayang’等,並深獲好評,這說明古箏、笛子、管簫等樂器,除演奏中文歌曲外,也能演奏其他語文歌曲,為華樂的傳承和發揚提供了很好條件。”
陳昱銘于昨晚受邀為“首屆《禾樂獎》全國青少年華樂齊奏及小組合奏賽”頒獎禮致詞時說,目前國內華樂團大部分由鄉團會館及校友會等組織在維持,以讓更多人學習華樂和認識華樂。
讓華樂百花齊放
他希望華小、獨中及國中都能組織華團,以及政府及社會人士能更給予華團經費上資助,好讓華樂百花齊放。
另外,他也說,此次比賽證明華樂在國內仍有許多愛好者和知音,且參賽者都是青少年,這讓人對華樂的未來發展更具信心。
“華樂是最優美音樂,而在許多場合裡優雅輕柔的華樂往往有安撫人心作用,讓人覺得舒適,很自在、放鬆。
他透露,吉華堂有意每年舉辦此賽會,針對此華總將繼續給予支持,以確保此賽會能持續舉辦,並成為平台讓參賽團體角逐最高榮譽。
他深信,只要各造有如此心意並肯付出,華樂在大馬必能夠綻放異彩。
推動發揚華樂 吉華堂不遺餘力
工委會主席王孫文則說,儘管吉華堂並沒成立華樂團,不過在推動並發揚華樂事業上,吉華堂總是不遺餘力,以期把華樂事業辦得更有聲有色。
他舉例,吉華堂與去年舉辦全國華樂營,今年則舉辦華樂比賽,日后也將繼續舉辦華樂活動。
另外,他透露,曾有參賽隊伍指此次賽會成績將有如分豬肉般,只分給“自家人”,而他強調,只要參賽隊伍造詣高且達到水準,無論來自哪一州屬,必會公平獲獎。
音樂不分國界 超水準演奏引共鳴
“此次比賽評審來自多國,且也包括友族,顯見音樂不分國界,只要是超水準的演奏就能引起共鳴。”
0 评论:
发表评论